花卉栽培中如何进行间苗和移植?
花卉栽培中进行间苗和移植的方法如下:间苗: 时间:在子叶展开后进行间苗。 操作:需要疏拔过于密集的幼苗,以保持适当的间距 。这有利于空气流通和日照充足 ,从而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移植: 土壤条件:应在土壤湿润时进行移植。 操作要点:对于裸根苗,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避免伤害根系 。移植比较好在无风的阴天进行 ,以减少对植株的应激。
播种选取发育饱满 、发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深翻苗床,均匀平整,充分浇水。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两倍 ,播后盖上浸湿的稻草或苇帘保持适宜湿度。播种后注意适时喷水保湿,但不可直接畦浇,以免冲散种子 。
间苗一般在子叶发出后进行。出苗后 ,将过密苗疏拔掉,扩大幼苗间距,使空气流通 ,日照充足,防止病虫害发生。移植移植起苗应在苗床土壤不特别干燥时进行,以防伤根 。裸根移植的苗 ,起苗时将土壤成块掘起,然后将根群从土块中松动拉出,注意不要硬拉 ,以免伤根。
种植 时间:石竹一般在8月底进行栽种。盆土准备:准备好盆土,并施足底肥 。播种:每盆播种5~6粒种子,以避免种子不出芽的情况。待长出1~2片叶子时,进行间苗;长出3~4片叶子时 ,可以移栽。移栽时每个植株间隔约5厘米,每盆3株,栽种后浇水 。
花卉栽培做畦的方法很多 ,可按花坛的设计、花卉种类 、当地雨量及栽培目的进行。在长江以北,雨量较小,为了保墒 ,习惯做低畦种植,畦面一般宽度为2~5米,不宜过宽 ,过宽不宜操作间苗、移植等工作。长江以南,雨量较大,为了及时排出田内多余的水 ,习惯做高畦 。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直接播种和育苗播种两种方式,同时需要注意以下栽培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栽培管理方法 直接播种方式:将花卉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直接播种在花坛、花池或其他造型物中。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种子量大、发芽率高的花卉品种。
播种要选用发育充实,粒大饱满 ,发芽率高,无病虫害的种子。深翻苗床,耙平畦面 ,浇透水,待水完全渗下后播种 。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倍,播后盖浸湿的稻草或苇帘 ,以保持湿度。幼苗出土前若畦面干燥,可向苇帘喷水,不可畦浇 ,以免冲散种子,影响出苗。待叶子出土时揭去覆盖物 。
同一花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也是不同的,种子发芽时需要较多的水分 ,幼苗期必须经常保持湿润,生长时期需要足够的水分维持生长。开花结果时,水分要适当控制,防止枝叶徒长 ,影响开花。
②遮光栽培:这是一种利用遮蔽,控制菊花光照时间的栽培方法,它以有机肥料为主 ,化肥作补充 。基肥在定植前两周施入,每100m2用鸡粪1kg 、饼肥0kg、鱼粉5kg、钙镁磷肥0kg 、氯化钾0kg。生长中期进行一次追肥,每100m2用饼肥2kg和氯化钾1kg。
在北方 ,怕涝的花卉,如大丽花、美人蕉、唐菖蒲等栽培时打做高畦,畦面一般为南北方向 ,长10米左右,东西向排列,使苗木得到均匀的光照 。露地花卉除花坛直播外 ,都需进行移植。由于在移植时主根被切断,可促进侧根大量产生,并抑制苗期的生长,增加分蘖以扩大着花部位。
介绍一二年花卉露地育苗的操作过程及播后管理工作?
整地应先将土壤翻起 ,使土块细碎,清除石块 、瓦片、残根、断茎和杂草等,以利于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 。结合整地可施入一定的基肥 ,如堆肥和厩肥等,也可以同时改良土壤的酸碱性。2.作床(畦)二年生草花的露地栽培多用苗床栽培的方式。常用的有高床和低床两种形式,与播种繁殖床相同。
先将花卉种子播种在花卉育苗圃中 ,待培育成幼苗后,再按照设计要求移植到花坛 、花池等地方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花卉的成活率和整齐度,适用于种子量少或发芽率较低的花卉品种。栽培管理要点 整地做畦:定期对露地花卉进行整地做畦 ,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透气性,有利于花卉根系生长。
采用穴盘播种方式的花卉 ,幼芽露头时即可移出温室,炼苗7~10天 。炼苗是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以便使其定植后能迅速适应露地的不良环境条件 ,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 、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打顶、短截:为促使分枝,选取成熟枝条剪除顶端 ,保留3~4对叶片。 冬季修剪:每年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下旬,进行大修剪,剪去枯枝、弱枝、病枝 。 夏季修剪:6月上旬 ,进行大修枝剪,以调节产花高峰期,提高经济效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