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谁?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唐代扬州人 ,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作品不多,但他的诗才横溢,在唐代诗坛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张若虚的诗风清新自然 ,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他的《春江花月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
作者简介 张若虚(约660—约720) ,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 。生卒年 、字号均不详。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中宗神龙(705~707)中,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 、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 、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这首古曲的原意描绘了春江月夜的美景 ,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宇宙奥秘的思索,以及对游子思妇的思念之情 。作者:张若虚,唐代诗人 ,他的诗作以《春江花月夜》最为著名,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被誉为“以孤篇盖全唐 ”。
春江花月夜的断句
〖One〗、春江花月夜 【作者】张若虚 【朝代】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江花月夜的作者 ,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春江花月夜的作者;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Two〗、巧妙地运用了五个名词,春、江 、花、月、夜 ,却又自成一句。
〖Three〗 、春江花月夜,断句,自然是“春江、花月夜”——这江,当然 是春天的江了;这夜 ,当然是花香月明之夜了 。春天的江多澎湃多 深情啊,花香月明的夜多浪漫多合时宜啊。我却倾向和欣赏另一种解读。
春江花月夜互文的句子
春江花月夜互文的句子如下: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一句通过鸿雁长飞与光不度、鱼龙潜跃与水成文的对比 ,营造了一种空灵 、深远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离别之人望月怀远、思乡情切的深情厚意。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春江花月夜》诗句的修辞手法 5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是否用到了互文的手法?fishinlake | 浏览2587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5 10:45:00 最佳答案 没用,“鸿雁长飞水成文,鱼龙潜跃光不度。
第一层(“白云一片去悠悠何处相思明月楼 ”)四句 ,总写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思妇和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 ”的行踪不定 。“青枫浦” ,地名,但“枫” 、“浦”在诗中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是。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把属于一个句子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联系在一起,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因此扁舟子与明月楼是互文的 。
“谁家 ”“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 ,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 ,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辞曲·吴声歌曲》旧题。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笔下,名为《春江花月夜》,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 ” 。选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