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85页例4-1的步骤求解,结果我知道是叠加,但计算过程怎么算的书...
假如电路中包含一个电压源 、一个电流源,求某个元件的电流I 。使用叠加定理过程如下:Us单独作用时 ,Is开路。使用电路分析的方法,求出I;Is单独作用时,Us短路。使用电路分析的方法 ,求出I;叠加:I=I+I 。
在图C中,四个电阻的关系是:上臂的两个电阻并联;下臂的两个电阻并联;然后再将这两个并联电阻串联接入电流源。具体来说,上臂的两个电阻R1和R2并联 ,下臂的两个电阻R3和R4并联。串联接入电流源后的总电阻可以通过计算了解到 。
而图C就是对电压源做了短路处理而来的,由于桥式电路不容易看出连接关系,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 ,在图C中四个电阻的关系是:上臂两个电阻并联;下臂两个电阻并联;而后再串联接入电流源。这样就有电流源的电压等于电流乘以四个电阻的等效电阻了。
因此:i1=-U/6=-[4×4×6/(4+6)]/6=-4×4/(6+4)=-6(A) 。
电路,第五版。第一道题这样做对不对?第二道题怎么做?
〖One〗、Uab明显就是电压源两端电压,只不过正方向相反,所以:Uab=-5V;5Ω电阻流过的电流为电流源电流1A,且正方向一致 ,因此:U1=1×5=5(V),所以受控电流源的电流为:2U1=2×5=10(A)。所以:10Ω电阻两端电压为:Uac=10×10=100(V) 。
〖Two〗、电压源功率:2x10=20W电压电流方向关联,吸收功率。电流源功率:20W ,发出功率。加入10V电压源,方向左“-” 、右“+ ”,此时电流源功率为0 ,原电压源功率不变为吸收20W,新增电压源UAB发出功率20W 。
〖Three〗、解:电压源us(t)=√2cos(0.5t)=√2cos(-0.5t)=√2sin[90°-(-0.5t)]=√2sin(0.5t+90°),所以Us(相量)=1∠90° ,Is(相量)=0.5∠0°,ω=0.5rad/s。Xc=1/ωC=1/(0.5×2)=1(Ω)。戴维南:将Z=-jXc=-j1从电路中断开 。
大学电路第五版问题求解
〖One〗、在电路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荷量。对于一个电容元件 ,其电流i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i=Cdu/dt来表示,其中C是电容的容量。这意味着电流i是电容电压u随时间变化率的C倍 。与此类似,电容元件的电荷量q与电压u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公式q=Cu来表达。
〖Two〗 、因此,电流源的电压U可以表示为:U = I * R_eq = I * [(R1 * R2) / (R1 + R2) + (R3 * R4) / (R3 + R4)]。通过这种分析方法 ,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图C中的电路结构,并计算出电流源的电压 。
〖Three〗、假如电路中包含一个电压源、一个电流源,求某个元件的电流I。使用叠加定理过程如下:Us单独作用时 ,Is开路。使用电路分析的方法,求出I;Is单独作用时,Us短路。使用电路分析的方法 ,求出I;叠加:I=I+I 。
电路习题解析(第五版)的目录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模型是实际电路抽象而成,它近似地反映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电路模型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用理想导线连接而成。用不同特性的电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连接就构成不同特性的电路 。电路模型近似地描述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
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的目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电路基础及直流电路分析 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电路的等效变换和基本分析方法 。基本定理的讲解和例题解析。正弦交流电路 稳态分析的内容和方法。谐振电路 、互感电路和三相电路的详细探讨 。例题解析帮助掌握实际应用技巧。
第六章 模拟集成电路 本章集中探讨模拟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包括其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重要性。通过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读者能够掌握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典型例题的解析,帮助读者理解集成电路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而习题全解部分提供了深入实践的机会。
《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的目录如下:第1章:电路基础 1 基本概念:介绍电流通过回路的构成 ,简单电路元件如电源、负载、开关等,以及通路 、断路与短路的区别。同时讲解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理论提要包括伏安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本书为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西安交通大学邱关源教授原著《电路》第五版一书的使用而编写 。书中对教材中的全部习题进行了详细解对一些概念性较强的典型题目给出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对重点、难点和疑点作了注释。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详细学习资料概览本书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覆盖邱关源电路教材的每一章内容:第1章 到第18章详细内容1-3章:电路模型与定律,包括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以及名校考研真题解析。1-3章: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详尽解析并附带考研真题演练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